1、主要技术内容
(1)港口高风险作业全流程安全智控技术:研发港口高风险作业安全智控在线平台,实现港口特殊高危作业从作业申报、条件核查、作业过程监控到作业结束的全过程闭环管理。
(2)多气体在线监测和预警防控技术:研究动态响应信号处理方法提取气体传感器的特征信号,提高气体识别精度,实现港口作业环境中的智能化气体监测和预警防控。
(3)特殊作业智能传感监测预警装置研发:研发低功耗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特殊作业智能传感监测预警装置,实现作业可燃有毒气体的在线智能监测和人员行为识别分析。
2、授权专利情况
(1)发明专利:一种用电设备通电、水浸状态在线监测装置(ZL 2023 1 0814304.0)
(2)实用新型:一种可燃气体智能实时监测分析装置(ZL 2022 2 2657877.0)
(3)实用新型:一种码头现场环境实时监测装置(ZL 2023 2 1532179.6)
(4)实用新型:一种用于防爆手机的探测识别装置(ZL 2023 2 2091143.5)
(5)实用新型:用于港口现场动火作业的数据采集装置(ZL 2021 2 2312841.4)
(6)实用新型:危险货物储存罐区火焰自动识别装置(ZL 2023 2 0592554.X)
(7)外观专利:气体监测分析装置(ZL 2023 3 0287323.3)
(8)软著:港口危货安全风险“动态预警、靶向监管”信息系统(2021SR1815576)
(9)软著:港口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(2024SR0523870)
3、技术经济指标
(1)软件方面
①通过第三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安全测评,达到二级要求。
②通过第三方软件产品测试,在并发数为100的情况下开展测试,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为1.35秒,实际应用情况下,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为0.077秒。
③通过第三方软件验收测试和源代码检测,符合国产化信创要求。
(2)硬件方面
①研发了1套智能监控终端设备,集成了气体监测、视频监控、温度、测距、北斗定位和测风等功能模块,取得国家防爆中心认证的防爆证书。
②研究出了1套基于阵列式传感器的气体模式识别算法,可检测氧气、一氧化碳、可燃气体、硫化氢、甲烷共5种气体,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出具校准合格证书。
4、应用推广
成功应用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,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,杭州、宁波、舟山、温州、嘉兴、台州、湖州、金华等港航管理部门和执法队,全省近300家港口危货企业,用户总数达到10000多人。项目研发的软硬件一体化新产品,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,形成的软件平台+智能装置+成套技术成果在相关安全行业具有推广价值,能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实现事前分析预警、事中监管覆盖、问题处置闭环。
5、效益情况
(1)成果应用节省了83%的现场检查时间,对160个违规行为实现智能识别分析,718个监管事项实现非现场检查,13类隐形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源头治理,平台的注册用户、上线率、整改率均为100%。
(2)采用作业过程不间断模式进行实时分析预警研判和精准防控,每年为200多家企业减少人力支出43.2万人次,减少人力成本支出2亿多元。
(3)项目总收益1835万元,其中技术研究收益835万元,新增利润786.7万元,新增税收48.3万元;设备销售总收益1000万元,新增利润870万元,新增税收130万元。